游客
题文

文学名著阅读
简答题(任选做一题,100字左右)。
(1)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写道“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其中“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中出自谁之口?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
(2)简述“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故事。(《三国演义》)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3)《礼记·学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注】①操缦:小曲。②博依:指可以歌咏的杂曲。
《礼记·学记》所写的内容与材料(1)中孔子的话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评析孔子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3)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
孔子认为实践“仁”的途径是什么?
根据所给的三则材料,从个人修养角度谈谈儒家提出的德治的意义。

阅读下面四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一)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三)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四)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彊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史记•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以上材料中所强调的儒家重要思想是:
请简述孔子和李斯的观点的区别。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②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离娄上》)
在孔子和孟子看来,说话要有什么讲究?理由是什么?请结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 公冶长》)
②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③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 尽心上》)
在孔子、孟子看来,哪些行为被认为是可耻的?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认为,要远离羞耻,应该有怎样的态度?(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