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乏。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认为杨朱、墨翟这两种学说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
根据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孟子在行为上提倡什么主张。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邹与鲁哄①。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②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哄:交战。②几:将近,几乎。 文中“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实际上是一个成语“出尔反尔”,现代汉语中的“出尔反尔”是什么意思?在这个文段中它又是什么意思?请简述。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这段话所表明的观点。
名著简答题
单福曰:“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玄德曰:“已应之矣。”遂具言跃檀溪之事。福曰:“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有一法可禳。”玄德曰:“愿闻禳法。”
问题:“的卢”马是怎样来的?为什么说它是“救主”?请简述相关情节。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衣敝缊袍①,与衣狐貉②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③’”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论语·子罕》)
【注】①衣敝缊袍,穿着破旧的絮袍。衣(yì),穿。敝,破败。缊(yùn)。②狐貉,以狐狸或貉的皮毛所制成的裘衣。貉(hé),形似狐狸,锐头尖鼻。③语见《诗经·邶风·雄雉》。忮(zhì),嫉妒。用,为、做。臧(zāng),善。 孔子为什么先表扬子路,后又批评他呢?
你怎样看待“不忮不求”?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两题任选一题回答问题。
(1)原来黛玉立定主意,自此以后,有意糟蹋身子,……一片疑心,竟成蛇影。
黛玉因何事“有意糟蹋身体”?请简述与“有意糟蹋身子”有关的情节。
(2)(宝玉)心想:“鸳鸯这样一个人,偏又这样死法!“又想:”实在天地间的灵气。独钟在这些女子身上了……”
鸳鸯是怎样一个“死法”?她为何要死呢?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粱惠王》)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观点的共同之处。
上面两个选段中,孔子与孟子的话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