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选自《礼记〃大学》) 这则材料中,小人的行为可以用 、自欺欺人两个成语来形容。
怎样理解“慎独”?“慎独”有何现实意义?
下列有关〈〈红楼梦〉〉的叙述,请填空。
(1) 宁国府梅花盛开,众人前去观赏,宝玉在秦可卿卧房中睡午觉,梦游,见”金陵十二钗“图册,品了香茗“千红一窟”,喝了美酒“万艳同杯”,听了名曲。
(2)“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这话是说的。
(3)宝钗身体不适,贾宝玉前来探病,二人互看金锁与明玉。贾宝玉的玉上面有字:“ ,仙寿恒昌”; 薛宝钗的玉上面有字:“不离不弃,”。
吴荪甫的“三线作战”指的是什么?
文化经典阅读6分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下列各项中,对上面的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登上了东山和泰山,就改变了对鲁国和天下的看法。可见,站的高度不同,眼界和看法就不同。 |
B.圣人的言论远远超过一般人的学问,因而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他的言论所吸引了。 |
C.要研习圣道,就必须体会圣道是有本源,广远无穷的。大海之所以有浩渺的烟波、汹涌的涛澜,是因为大海本身的深广无涯。 |
D.孟子以太阳和月亮为喻,说明圣道就象日月那样,自己有光明才能给万物带来光明。 |
简要阐述你对“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这句话的理解。
简答题。(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1)阅读下面《欧也妮·葛朗台》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永远属于你。”两个人都将这句话说了两遍。地球上没有比这种许诺更纯真的了……
说“永远属于你”这个许诺的,除了欧也妮,还有一个人是谁?他离开欧也妮去了哪里?后他做了哪些违背这个许诺的事?
(2)阅读下面《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我给您带一个坏消息,”他用平稳的声调说,眼睛没有看她,也没有朝她伸出手去,……“我早就知道会这样,”她说着,声调奇怪,仿佛她在喘气似的。
聂赫留朵夫所说的“坏消息”指什么?此时玛丝洛娃的生活已经有了哪些变化?之后聂赫留朵夫为了跟随玛丝洛娃到西伯利亚流放,做了哪两件事?
填空题
(1)宝玉的通灵宝玉,正面镌刻着“”“”八字。宝钗的金锁,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字吉谶:“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 ”。
(2)贾元春游幸大观园后,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于是宝钗住了(),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宝玉住了怡红院,探春住了秋爽斋。
(3)黛玉因昨夜在怡红院被拒,内心悲郁,可巧那一天正是饯花之期,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残花落瓣去花冢上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已:哭吟()
(4)贾府在清虚观打平安醮,张道士的贺礼中有一只麒麟,因() 有此物,宝玉便留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