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故事情节,在横线填写正确的内容。
(1)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自小聪慧,中学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他曾打算毕业后到有名的大学深造,还想过去德国留学,梦想和心爱的梅表妹结婚。为了爷爷早日抱重孙,为了父亲的意愿,他和父亲用____(A.拈阄  B.算命)的方法决定下来的、素不相识的少女瑞珏结婚,婚后他过得很满足,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
(2)“我一定要走!我偏要跟他们作对,让他们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一个旧礼教的叛徒。”他说完在房子里走了两转,口里只顾念着“叛徒”两个字,似乎不明白这个意思。(《家》)
这个 “他”是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古代文学常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黛玉见香菱爱读陆放翁的诗,便告诉她,若真心要学,要先熟读《王摩诘全集》,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然后再看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四十八回)
B.宝玉生日,妙玉送来生日贺笺,宝玉不敢贸然回复,本想去问黛玉,却遇到与妙玉做过十年的邻居且有半师之缘的香菱。香菱给他出主意:妙玉赞赏诗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故回帖署名“槛外人”才能应她的心意。(六十三回)
C.初春时节,万物更新,黛玉写了《桃花行》,宝玉看见诗中一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知道是潇湘子的稿子,痴痴呆呆,竟要滚下泪来。大家议定:重新起社,便改“海棠社”为“桃花社”,黛玉为社主。(七十回)
D.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说了晴雯的坏话,说她妖妖调调,大不成个体统。王夫人生怕宝玉被带坏,唤来晴雯盘问。晴雯因连日不自在,并没十分妆饰,大有春睡捧心之态。王夫人怒火攻心,斥责晴雯,并说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她。(七十四回)

E、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却仍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宝玉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只能晚上找了个机会央求老婆子偷偷带他到晴雯家看望。他见晴雯病势加重,枯瘦如柴,心疼不已。最后晴雯将自己贴身穿的旧红绫袄和宝玉的袄儿交换了,宝玉方悲痛离去。(七十七回)

填空题:
(1)《红楼梦》下列回目中的第一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补充完整。
湘云醉眠芍药茵香菱情解石榴裙
平儿情掩虾须镯紫鹃情辞试莽玉 
(2)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黛玉、湘云触景生情,感怀身世,到凹晶馆赏月联句。湘云出了上联“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联“,让湘云拍手称赞。

论语》选读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士不可不弘毅 () 2.威而不猛,恭而安()
(2)根据本段文意,请概括什么是“君子之风”?
答:

《三国演义》阅读
填空题
(1)袁绍死后,为助曹操夺取冀州,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
(2)谋士被曹操骗去许昌,离开刘备前走马推荐,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
(3)曹操败走华容道,面对昔日恩人,几番犹豫之后,义释曹操他的重情义得到刘备的原谅和后人的敬重。
(4)周瑜气死之后,与赵云前往柴桑口吊祭。他亲自奠酒,跪读祭文,哭诉二人合力抗曹之谊及从此更无知音之憾。
简答题
请简述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字数100字左右)

文化经典阅读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无或①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②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③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④?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上》)
注①或:作“惑”字用,不明,可怪。无或:莫怪。②有萌:指善端。
③援:取。④为(wèi):作“谓”字用。与(yú):疑问助词。
(1)从选段来看,“王之不智”体现在“□□□□,□□□□”,孟子认为君王要做到“智”,应该远离 “□□□”。(用原文回答)
(2)这段论述中,孟子向君王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