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2)某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的天然水,经吸附、沉淀、过滤等初步净化处理后,再加热煮沸,在盛水的器具上会有水垢生成,则这种煮沸前经初步净化处理后的水
        (填“软水”或“硬水”)。
(3)下列对有关水资源认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水体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
B.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C.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天津属极度缺水的地区,可以考虑通过海水淡化来解决用水问题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济宁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然而矿区废水中 F e 2 + C u 2 + Z n 2 + 等严重影响着当地水质.某污水处理厂采用下图工艺(见下图)净化这种酸性废水并回收 F e 2 + C u 2 + Z n 2 + 三种离子.请读识流程图并回答:

(1)矿区废水经氧化池后再进入沉淀池Ⅰ,目的是;

(2)利用氢氧化钠调节沉淀池Ⅰ、沉淀池Ⅱ和沉淀池Ⅲ的 p H ,目的是;

(3)出水前,中和池中加入硫酸的作用;

(4)若矿区废水中主要含有硫酸盐,请写出沉淀池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体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 N a C l O ),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的卫生消毒。请阅读信息并回答:

(1)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得到的次氯酸( H C l O ),化学方程式为
(3)84消毒液是含氯消毒剂,氯气是一种挥发性的有毒气体,因此,84消毒液必须保存。

下面几种物质的具体应用,分别利用的性质是:
(1)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金粉"(黄铜粉)用于装侦烫金
(3)紫甘蓝汁液用作酸碱指示剂
(4)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
(1)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
(2)由一种原子形成的两种不同离子
(3)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不同分子
(4)含有两种原子的两种不同离子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 2 S O 4 加入到盛有 N a O H 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 N a 2 S O 4
猜想二:有 N a 2 S O 4 H 2 S O 4
猜想三:有 N a 2 S O 4 H 2 S O 4 N a O H 猜想四: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 u S O 4 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 N a 2 C O 3 溶液、 B a C 1 2 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