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时,凯恩斯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妇女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来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是
A.看到了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
B.表明生产与消费之间不存在矛盾 |
C.表明扩大消费是对付经济危机的一种手段 |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中国自仿西法以来,不仅邮政.机器之啧有烦言,若轮舟,若铁路,其兴办之始,士民皆心惊目骇而指为不祥,臣工且笔秃唇焦而言其不便。今轮舟,铁路明效彰彰矣。”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A.轮船与铁路开始出现时许多中国人不能接受 |
B.洋务运动遇到极大的阻力 |
C.轮船与铁路的优越性逐渐改变了国人的态度 |
D.近代机器工业不适合中国国情 |
《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历时78年,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申报》以“无偏无党”、“独立之精神”为办报宗旨,其所倡导的舆论“独立”对中国近现代报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阅读20世纪《申报》的部分记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09年 |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
1918年 |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
1932年 |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
1937年 |
《申报》正式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
1938年 |
《申报》香港版出刊。 |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闻事业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试点改革中,一些国营企业从过去的“等米下锅”发展到主动派人出去“找米下锅”,从而由原来的“吃不饱”变成了“吃不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企业融入大量外资 | B.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C.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
英国学者麦克法夸尔说:“1949年是政权更替,1979年才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毛泽东高”。作者的观点主要是立足于
A.民主政治建设 | B.思想大解放 | C.发展生产力 | D.推进全球化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