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习姝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
| A.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 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 |
| 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家合流的出现 |
|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 |
《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那一项内容?()
| A.连坐法 | B.奖励军功 | C.奖励耕织 | D.重农抑商 |
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政治前提是()
| A.雅典是城邦小国 | B.雅典民主政治完善 |
| 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
梭伦改革的措施规定:“按年收入谷物、油、酒分别列为500斗、300斗和200斗和200斗以下四级。第一、第二级可任高级官职,第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级则不能担任官职。”对这个材料正确的理解是()
| A.梭伦改革的目的是给予有钱人政治权力 | B.只是为贵族服务 |
| C.自由民中的低收入者无权参政 | D.广大奴隶无政治权利 |
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往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
|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
|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彻底解决,稳定了社会 |
|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
“非变西法不能化中国仇视外国之见,不能化各国仇视朝廷之见”,“变法则事事开通,各国商务必然日加畅旺”。上述言论表明,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之一是()
| A.进行维新变法 | B.争取得到立宪派的支持 |
| C.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 D.迎合列强侵华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