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用葡萄糖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1)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甲同学还发现用同浓度FeCl3,Fe(NO3)3溶解银镜,FeCl3溶液溶解Ag的反应更快更完全,请解释其原因:
(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提示: 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 ② …… |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
【思考与交流】
(3)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 ,并简述理由: 。
(1)某学习小组用0.80 mol/L标准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①用滴定的方法来测定盐酸的浓度,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实验编号 |
待测HCl溶液的体积/mL |
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
1 |
20.00 |
22.00 |
2 |
20.00 |
22.10 |
3 |
20.00 |
21.90 |
该未知盐酸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滴定管如下图所示,用___________滴定管盛装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填“甲”或“乙”)。
③下列操作会使所测得的盐酸的浓度偏低的是 。
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干燥
B.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D.读碱式滴定管的刻度时,滴定前仰视凹液面最低处,滴定后俯视读数
(2)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测定某氯化锶(SrCl2)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方案:
称取1.0 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含AgNO3 2.38 g的AgNO3溶液(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他与Ag+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Cl-即被全部沉淀。然后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用0.2 mol·L-1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NO3,使剩余的Ag+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以测定氯化锶样品的纯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考虑Ag+和Fe3+在酸或碱性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在实施滴定的溶液以呈______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为宜。
③在终点到达之前的滴定过程中,两种沉淀表面会吸附部分Ag+,需不断剧烈摇动锥形瓶,否则会使n(Cl-)的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2O4)3]⋅3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某小组将无水三草酸合铁酸钾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对所得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进行实验和探究.请利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用品和以下限选试剂完成验证和探究过程.
限选试剂:浓硫酸、1.0mol•L﹣1HNO3、1.0mol•L﹣1盐酸、1.0mol•L﹣1NaOH、3%H2O2、0.1mol•L﹣1KI、0.1mol•L﹣1CuSO4、20%KSCN、澄清石灰水、氧化铜、蒸馏水.
(1)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推知,固体产物中,铁元素不可能以三价形式存在,而盐只有K2CO3.通过 可验证固体产物中是否含有钾元素.
(2)固体产物中铁元素存在形式的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全部是铁单质;
假设2: ;
假设3: .
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设
③实验过程
根据②中方案进行实验.在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1)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可用浓氨水和 来制取氨气.
a.烧碱b.生石灰 c.氯化铵
(2)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
①盛放氨水的实验仪器的名称为 ;在加热条件下,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时发现:如果缺少乙处的干燥管,将反应后的气体直接通入烧瓶,则烧瓶中先产生白雾,随即产生白烟,其原因是 .
③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 .
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
现象 |
![]() |
I.A中溶液变红 Ⅱ.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
(3)为了探究现象Ⅱ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①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Ⅱ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
(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
①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 。
②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此证明SCN﹣ 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
③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3﹣,他的实验方案是 .
④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mol CO2,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 并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盐酸体积/mL |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
除容量瓶外还需的其它仪器 |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 ;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若没有进行A操作 ;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2))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