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右图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是____________;(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原电路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量干路和支路的电流(要求: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交叉)。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2)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如下数据:
次数 |
|
|
|
|
1 |
2 |
2 |
1 |
4 |
2 |
2 |
4 |
1 |
8 |
3 |
2 |
6 |
1 |
12 |
4 |
1 |
16 |
2 |
8 |
5 |
2 |
10 |
1 |
20 |
6 |
3 |
8 |
2 |
12 |
分析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改变 的大小。
(3)分析4、5、6次实验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用字母表示)。
(4)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的情形,把图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为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侧钩码向 移动一个格,同时右侧钩码向 移动一个格。(均填“左”或“右”)
图1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装置。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 ,导线的两端跟电流计连接。
次数 |
磁场方向 |
导线 运动方向 |
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 |
1 |
向上 |
向左、斜向左 |
向左 |
2 |
向右、斜向右 |
向右 |
|
3 |
向下 |
向左、斜向左 |
向右 |
4 |
向右、斜向右 |
(1)让 竖直向上运动,电流计的指针 (填“偏转”或“不偏转”)。
(2)上表记录的是某小组同学观察到的部分实验现象,分析上表可以得出: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
(3)如图2所示四幅图中实验或设备中应用了此原理的是 。
(4)第4次实验中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是 。
(5)如果将蹄形磁体向左运动,电路中 (填“能”或“不能”)产生电流。
某同学捡到一个金属螺母,为了测量此螺母的密度,他做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
(2)把金属螺母放在天平 盘中,并用 向另一侧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质量是 。
(3)在量筒中装入 水,用细线系住金属螺母并将其轻轻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金属螺母的体积是 。
(4)金属螺母的密度是 。
(5)如果金属螺母密度恰好和密度表中某一金属的密度相同,那么这名同学据此 (填“能”或“不能”)判断该螺母一定是由这种金属制成的。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 垂直于镜面。
(3)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 点,经平面镜反射后,沿另一方向射出。图中 是 (填“入射”或“反射”)角。
(4)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光线 (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
(5)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
|
|
|
|
|
|
|
|
|
|
|
|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反射角 入射角。
(6)如图乙,把纸板 向前折或向后折,在纸板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 (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