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 (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
如图,长3.0m、重10N且密度不均匀的金属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O点到拉力F的距离及F的大小,再改变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与x的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
![]() |
(1)由表中数据可得F与x之间的关系是:
(2)O点到金属杆重心的距离为m。
(3)若测力计量程为25N,则应控制在范围。
(8分)如图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
⑴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⑵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 m/s.
⑶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⑷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19乙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
0 |
1.25 |
2.50 |
3.75 |
5.00 |
6.25 |
(8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⑴做实验前,我们必须要知道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_ .
⑵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_________ .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10㎝,调整后,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 像(选填“实”或“虚”).
⑶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图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明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⑷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透镜上又落下一只小虫,则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将 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明暗将 ________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10分)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
⑴__________ 用平面镜做实验(选填“能”与“不能”)
⑵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________ .若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其位置放置一光屏,则在光屏上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的像.
⑷实验结果表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___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如果让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 .
⑶小明中实验时将纸板A向后折,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