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质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实验序号
材料
原长/m
温度升高/℃
伸长量/mm
1

1
10
0.19
2

2
10
0.38
3

1
30
0.57
4

1
30
0.69
5

2
10
0.46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要研究伸长量与升高温度的关系,应该选择           两组数据。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相同条件下铜、铝这两种材料,线膨胀程度大的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高的是 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能/不能); 理由: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填“大”、或 “小”),理由是____________;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____cm,tBC=_____s,vAC=_____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填“大、小”)。

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⑴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在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 (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g;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⑵小华说小明在天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 ;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⑶小华接着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g。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 (填“正立”或“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和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