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大小关系.他实验时组装了如图所示的两套规格完全相同的装置,并每隔1分钟记录了杯中水的温度(见表).
加热的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甲杯水温/℃ |
|
27 |
29 |
32 |
34 |
36 |
38 |
乙杯水温/℃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先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再调整固定_______的位置(选填“A”或“B”).
(2)为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实验时应控制两套装置中相同的量有加热时间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表中记录的数据,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
(4)该同学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水的质量及两灯中燃料的质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利用公式Q吸=cm(t-t0)计算出了水吸收的热量,他认为通过这些数据能准确地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
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_____________;
为什么? ________ _ ____
如图所示为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焦距为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刻度线处,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_______的像;(选填“倒立”或“正立”)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刻度线处,他应在_________
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
”或“大于
”)
小红同学利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额定电压为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1)请把图甲中的实物电路按上述实验要求连续完整。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
(3)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___端。(选填“
”或“
”)
(4)闭合并关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为
,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电流的测量值为_______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功率的测量值为______
。
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把刻度尺,将一透明薄玻璃板竖直放在刻度尺上,并使玻璃与刻度尺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竖直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
(1)该实验选取透明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在观察到蜡烛经透明薄玻璃板所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从而巧妙的解决了对蜡烛
的像进行观察和测量的问题。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和
,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的关系。
在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选择了冰和蜡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其具体的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冰的温度/℃ |
-4 |
-2 |
0 |
0 |
0 |
1 |
2 |
3 |
… |
状态 |
固态 |
固态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液态 |
液态 |
液态 |
… |
蜡的温度/℃ |
35 |
40 |
45 |
50 |
54 |
58 |
61 |
64 |
… |
状态 |
固态 |
固态 |
固态 |
粘稠 |
变稀 |
液态 |
液态 |
液态 |
… |
(1)在冰和蜡这两种研究对象中,属于晶体的物质是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晶体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冰从-4℃上升到0℃时,体积将______。
(2)水从0℃上升到4℃时,密度将______。
(3)冰熔化成水时,____不变,____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