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 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
五四运动时期,天津学生联合会贴出一副对联:“振民气合民力万众一心,御国敌除国贼匹夫有责。”其中的“国敌”最主要是指 ( )
A.日本 | B.法国 | C.德国 | D.美国 |
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 )
A.鸦片战争后 | B.中法战争后 | C.甲午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年)。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
C.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 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 |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
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