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力量相对弱小
B.一战前官办资本在近代工业中的比重逐渐降低
C.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初民族资本发展迅速
D.甲午战争后外商企业放松压迫民族资本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R.R.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论述到,“在1945年之后,工业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另一端是由美国代表的……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为了克服“体制的缺陷”
A.斯大林积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致力于集体农庄建设
B.赫鲁晓夫大力提倡种植玉米,逐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D.勃列日涅夫变革企业所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D.戈尔巴乔夫用经济管理办法,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

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说道:“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其实选谁都差不多。”他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美国

A.两党的政见趋于一致 B.选举的程序具有欺骗性
C.国民民主自由意识强 D.分权与制衡的运行机制

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B.为近代西方的公民权利提供了思想渊源
C.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D.为罗马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共中央在建国后某年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10天后的《人民日报》也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A.小农经济自私保守不利农业发展 B.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C.政社合一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统分结合才能全面振兴农村经济

下图是一张上海版《大公报》的残片,请你根据报纸内容推断当时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是

A.苏联出兵东北,加速日本投降进程
B.国共进行内战,中共寻求苏联支持
C.美国挑起冷战,实行扶蒋反共政策
D.美国遏制中国,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