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 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3)其中①表示的环节是 ,②表示的环节是 ,③表示的环节是 ,④表示的环节是 。
(4)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 、 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 地。
2011年10月23日,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7.2级地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土耳其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图1
材料二:图2为“安卡拉和贝鲁特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
图2
(1)简述土耳其地震多发的原因。
(2)描述土耳其的地形特征。
(3)比较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并分析原因。
图1为中亚区域图,图2为甲湖水位变化情况(a、b、c表示不同季节的水位),读图回答
图1图2
(1)影响甲湖水位季节变化的首要因素是,表示甲湖夏季水位的字母是,甲湖中地势最和缓的处(填数字)。
(2)比较乙地和丙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
(3)说明乙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
(4)说出甲湖近年来面积萎缩的原因。
图1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是气候统计资料图,根据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图1图2
(1)简述丙海峡在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
(2)简述甲、乙两区域地势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M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急剧减少,请分析原因。
(4)图2中A图的气候资料符合左图中(填②或③)地,图2中B图的气候资料符合左图中(填②或③)地,并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下图为我国中部某城市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处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是工业,属指向型工业。试分析回答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乙处为服装、食品、自行车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A.接近原料产地 | B.接近消费市场 |
C.运输便利 | D.科技发达 |
(3)该城市计划在丙处建一个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简述在此处兴建电子工业园区的主要依据。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什么?判断依据是?
(2)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南、西南)地区,简述判断理由?
(3)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判断理由是。
(4)该环境问题易导致河流下游会出现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