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3,回答下列问题。(共20分,每空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           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3)其中①表示的环节是            ,②表示的环节是            ,③表示的环节是              ,④表示的环节是             。
(4)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                                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            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            地。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洋流的名称是;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⑵北海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是
⑶2010年4月,冰岛火山喷发,其产生的大量火山灰颗粒对太阳辐射具有 ____________作用,会造成局部地区气温____(上升或下降)。
⑷B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试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沿海亚热带季风区人口约20万,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以农业为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区域最高海拔为1428米。
⑴说出林业区空间分布范围,并说出判断理由;
⑵甲河相对于乙河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试分析其原因;
⑶结合图文材料,以乙河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资源条件。

读下列两图,图甲是北京多年平均气温、日照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乙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与雨带位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北京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是月,降水最多的月份是月。
(2)参考雨带移动图分析,北京最多日照出现在这个月的主要原因是等。
(3)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在我国大致移动的纬度范围是,它移动到并控制北京及附近区域大约在月前后。
(4)据图分析我国雨季最早出现在地区的月份,江淮地区雨季一般出现在月,雨季一般在月结束对我国的影响,雨季一般最后出现在地区。
(5)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降水类型是,雨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雨带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下图是世界某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的资源集中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主要运往和日本等地。
(2)该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边有许多重要的交通和战略要地。其中海峡扼守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重要通道的出口处,曼德海峡是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塞。
(3)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该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途径是等。
(4)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原因在于这里常年受控制,所以,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当地主要发展了农业,图中A国的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中原经济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波及能力指数变化情况图。(波及能力指数反映某一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辐射能力越高)

(1)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区,处于_________(自然带)向____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
(2)图中淮河中游支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3)波及能力指数高且持续上升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影响该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试分析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