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两图,图甲是北京多年平均气温、日照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图乙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与雨带位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1) 北京日照时数最多的月份是 月,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月。
(2) 参考雨带移动图分析,北京最多日照出现在这个月的主要原因是 、 等。
(3)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在我国大致移动的纬度范围是 ,它移动到并控制北京及附近区域大约在 月前后。
(4) 据图分析我国雨季最早出现在 地区的 月份,江淮地区雨季一般出现在 月,雨季一般在 月结束对我国的影响,雨季一般最后出现在 地区。
(5)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降水类型是 ,雨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雨带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图13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图14是“该地区1976年~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特点是。
(2)甲是传统工业城市,其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3)近20年来,该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
读图12和表3,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12所示有关内容,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
表3: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
省(市) |
贵州 |
四川 |
湖南 |
江西 |
河南 |
安徽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6.1 |
16.1 |
10.6 |
8.6 |
8.3 |
10.6 |
39.7 |
|
流入 |
省(市) |
福建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其他 |
占总量比重(%) |
5.6 |
5.6 |
7.2 |
5.6 |
8.9 |
35.5 |
31.6 |
(2)根据表1内容,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市)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
。
(2)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 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单选)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4)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
(5)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下图中甲地区、丙地区共同面临的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两地区相比,该问题在丙地区造成的损失更大,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丙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选择填空)。
A.低湿地的治理 | B.荒漠化的防治 | C.酸性土壤的改良 | D.盐碱地的治理 |
(3)右图中①②两种农业发展模式,分别适合于左图中的甲、乙、丙哪个地区?
②模式适合地区。
(4)按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下图中①②这两种农业均属农业。(2分)
读某河流水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代号A处的水利工程,成功蓄水到156米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效益得以充分发挥。
(2)可以沟通B、C的陆上铁路为_______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京广线B.京九线C.第一亚欧大陆桥D.第二亚欧大陆桥
(3)在甲河流域,上游应______________,重点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中游应___________
_____,防治水患;下游综合治理______________。
(4)过去甲河的航运量只有乙河的十分之一,如今甲河的航运量已超过乙河,跃居世界内河航运第一位,试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