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I 2(g)2H I(g)ΔH=–26.48kJ·mol-1①
H2(g)+I 2(s) 2H I(g)ΔH
=+9.48kJ·mol-1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向254g I 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出26.48kJ的热量 |
B.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
C.反应①是放热反应,说明该反应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 |
D.1mol固态碘与1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kJ |
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聚 ④缩聚 ⑤氧化 ⑥还原
A.⑥②③ | B.⑤②③ |
C.②④⑤ | D.①④⑥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与醋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a2++CO2↑+H2O |
B.氯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CH2ClCOOH+OH-→CH2ClCOO-+H2O |
C.苯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制硝基苯:![]() |
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 +2[Ag(NH3)2]++2OH-![]() |
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
关于荧火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互为同系物 | 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 |
C.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 | 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
由两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2L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 5L、H2O 7L(所有体积都在
120℃测定),则这两种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C2H4、C3H8 | B.CH4、C5H8 | C.CH4、C4H8 | D.C2H6、C3H8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使乙烯转化成液态二氯乙烷而与乙烷分离 |
B.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
C.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
D.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