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个老婆婆在屋子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一个颗粒饱满的玉米认为,收获那天,老婆婆肯定先摘它,因为它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可收获那天,老婆婆并没有把它摘走。但它相信老婆婆第二天一定会摘它!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着。第二天,老婆婆又收走了其他一些玉米,可惟独没有摘这个玉米。一定会摘它的!棒玉米仍自我安慰着……
可从此以后,老婆婆再也没有来过,直到有一天,玉米绝望了,原来饱满的颗粒变得干瘪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它准备和玉米秆一起烂在地里了,可就在这时,老婆婆来了,摘下它,并且说它是今年最好的玉米,用它作种子,明年肯定能种出更棒的玉米!
要求:1、根据材料提炼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章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5、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此时,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机翻涌。我听见出发的声音。我们出发,为了不曾改变的信仰,为了追逐梦想的渴望。把每一场胜利的终点,作为新征程的起点。从春天出发,带着穿越寒冬获得的力量;从平凡出发,我们终会铸就新的伟大。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1励志大片《中国再出发》

读完以上文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以"_____再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②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xx"代替;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阅读以下材料,从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

一块石头躺在地里,他针对时雨发出了非议:"嘿!它算出足了风头,它有什么了不起!你瞧,人们像恭候贵宾似的,对它欢迎备至。它到底作出了什么功绩?只不过飘洒了两三小时!人们何不打问打问我的身世:我长期住在这里,文静、谦虚,随遇而安,彬彬有礼。但我从未听到过感谢之词。怨不得人们咒骂这个世界,的确一点也不公平合理。"

"住嘴吧!"发话的是只虫子,"雨下得虽短,但滋润了干旱的土地,它将农夫的期望变为现实。你在地里完全无用,而且多余。"

要求: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xx"代替;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我们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他人的欣赏如暖流滋润心田,让人获得奋进的力量;我们也要学会欣赏他人,欣赏他人会在自己心中播下善与爱的种子,不断提升人生境界;我们还要学会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才会内心有光,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

(2)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晚餐是家庭温暖而美好的聚会时刻,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平凡之中深藏着动人的故事……

请围绕"我家的晚餐"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地地名、校名和人名;

(2)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

--端木薪良

五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这取决于两件事:一个是你与哪些人为伍;二是你每天拿出多少时间补充知识。

--苏芩

只有劳动才能使人变得幸福,使他的心灵变得开朗、和谐、心满意足。

--别林斯基

上面几则材料告诉我们:我与祖国融为一体,我要深爱我的祖国;身边的人会对我的成长产生很大影响;善于利用时间才能把握未来;热爱劳动,才能拥有幸福。

写作要求:

(1)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