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A.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片胡言”。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 |
C.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 |
D.“中体西用”的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 B.相对论 |
C.进化论 | D.量子论 |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写道:“伽利略说地球是动的,太阳是固定的;宗教法庭则说地球是固定的,太阳是动的,而牛顿派的天文学家则采取了一种绝对空间的理论,认为地球与太阳都是动的。”作者意在说明
A.宗教法庭曾经热衷于科学研究 |
B.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难以判断 |
C.科学家与宗教法庭的观点难以调和 |
D.科学家曾经继承了宗教法庭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