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传统美德在春秋战国时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宋明理学,使之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C.朱熹在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忠、孝、廉、节” |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
张强同学向图书馆借阅《红楼梦》、《苏州府志》、《天工开物》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选项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主题的是
A.唐代苏州的风俗 | B.元代的海外贸易 |
C.明清江南的手工业 | D.晚清的文学创作 |
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 B.批判君主专制 |
C.主张“经世致用” | D.提出“工商皆本” |
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 ①佛教②道教③墨家④儒家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从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创造出新儒学体系,到北宋完成“三教合一”,形成理学,说明了儒家思想
①是诸子百家思想精华的堆砌②与时俱进,展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③不断理论化和思辨化④永远不会落后历史发展的主流
A.②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