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补铁药物“速力菲”说明书部分内容摘录:
【规格】每片含琥珀酸亚铁0.1g
【组成与性状】内含Fe2+34.0%~36.0%的无水碱式盐,为薄膜糖衣片
【适应症】用于缺铁性贫血症预防及治疗
【用量用法】成人预防量0.1g/日,治疗量0.2g~0.4g/日;小儿预防量30~60mg/日,治疗量0.1g~0.3g/日
【储藏】在避光、密封、阴凉处保存
【药物相互作用】与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该药片在水和乙醇中溶解度不大。
现某学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亚铁元素的存在,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Ⅰ、理论设计方案:                           甲组同学按照设计的方案完成实验,但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1)甲组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乙组同学认真思考了甲组实验失败的原因,模拟药片服用后在人体中溶解的变化过程,重新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2)若试剂1为盐酸;则试剂2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组同学对乙组实验中最后红色褪去的现象产生了研究兴趣,探讨褪色的原因,根据微粒的组成,他们认为有两种可能的原因:
[Fe(SCN)]2+络离子中的三价铁被还原为亚铁  
②                                                                 。
(3)请你对其中一种可能进行实验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用文字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预期现象判断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Ⅱ、(4)称量“速力菲”1.0 g,将其全部溶于稀硫酸中,配制成100.00 mL溶液,取出20.00 mL,用0.01000 mol/L的KMnO4溶液滴定。三次操作读数如下:

序号
V(KMnO4)初
V(KMnO4)终
V(KMnO4)
1
2.24mL
14.25mL
12.01mL
2
0.30mL
12.72mL
12.42mL
3
0.50mL
12.53
12.03mL

计算:该补血药中含Fe2+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二位小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超细铜粉主要应用于导电材料、催化剂等领域中。超细铜粉的某制备方法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Cu(NH3)4]SO4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u(NH3)4]SO4中所含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
B.[Cu(NH3)4]SO4含有NH3分子,其水溶液中也含有NH3分子
C.[Cu(NH3)4]SO4的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氧元素
D.[Cu(NH3)4]SO4的外界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2)NH4CuSO3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
(3)SO2–3 离子中S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
(4)NH3易液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6)NH4CuSO3与硫酸微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NaHCO3低温时溶解度小,侯德榜制碱的方法是:向氨化的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即有晶体析出,经过滤、洗涤、焙烧得纯碱。此过程可以表示为:
① NaCl (饱和) + NH3+CO2+H2O=NaHCO3↓+NH4Cl(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 2NaHCO3 Na2CO3 +CO2↑+H2O
现某化学小组根据上述原理在实验室中模拟制碱过程,下图C装置是溶有氨和NaCl的溶液,且二者均达到了饱和。

(1)制CO2时为了使反应随开随用,随关随停,上图A方框内应选用以下装置(填序号)。简述该装置能随关随停的理由

(2)为使实验能够进行,在B、D方框内补上所需装置:(将装置图画在答题卡上),并指明所用试剂:
(3)该小组同学按正确的方法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合格后进行实验,发现析出的晶体非常少,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对某个装置进行了改进,达到了实验目的。你认为他们的改进方法是
(4)若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有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46g,假设第二步分解时没有损失,则Na2CO3的产率为

(10分)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4NH4+6HCHO=3H+6H2O+(CH2)6N4H[滴定时,1 mol(CH2)6N4H与1 mol H相当],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Ⅰ 称取样品1.500 g。
步骤Ⅱ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25.00 mL样品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后,加入1~2滴酚酞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次。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___色变成______色。
(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1
25.00
1.02
21.03
2
2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若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 0 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9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

其实验顺序是:①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型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③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同时打开螺旋夹即可观察。
试回答:(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该实验中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
(3)该实验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6)若该实验中CaO换成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___。

下列图示是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甲用图A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写出该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制出的氨气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法来收集,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________做干燥剂。
(2)学生乙用图B所示装置也制出了氨气,他选用的制取试剂可能是______和________。
(3)学生丙用图C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丁将装置C误装为装置D,但经同学讨论后,认为也可引发喷泉。请说明用该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生戊用装置E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戊装置的锥形瓶内,看到了具有催化作用的铂丝保持红热,同时瓶内生成了红棕色的气体。写出在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