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蓝藻爆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滇池蓝藻爆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来判断。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pH,则早上比傍晚要_____。
(2)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m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N和P,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百万细胞/mm3)。请回答有关问题:
水样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A组(原始水样) |
0.2 |
0.3 |
0.3 |
1 |
10 |
10 |
7 |
7 |
6.5 |
B组(添加N) |
1 |
1.5 |
2 |
2.5 |
20 |
19 |
18 |
17 |
18 |
C组(添加P) |
8 |
9 |
9.5 |
10 |
11 |
9.5 |
7.5 |
7.5 |
7 |
D组(无添加) |
0.2 |
0.2 |
0.3 |
1 |
10 |
9 |
7 |
7 |
6.5 |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_____ ___________。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标还是P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________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步骤①是 ,最常用的方法是 。
(2)步骤③一般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目的是 。
(3)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 的技术手段是 ,其中步骤④是 过程,步骤⑤是 过程。
(4)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目的是获得新的杂种植株。使 的遗传性状能够在新的植物体上有所表现,其根本原因是 。
(5)若远源杂交亲本A和B都是二倍体,则杂种植株为 倍体。
(6)从理论上讲,杂种植株的育性为 (可育或不育)。若运用自然杂交的有性生殖方法能否实现? ,原因是 。因此,这项研究对于培养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意义在于 。
(7)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新品种,遗传物质的传递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为什么? 。
在豌豆中,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现将A、B、C、D、E、F六种植株进行交配,实验结果如下:
P |
实验组合 |
A×B |
C×D |
E×B |
D×F |
F1 |
高 茎 |
21 |
0 |
20 |
29 |
矮 茎 |
7 |
25 |
19 |
0 |
根据表内结果回答:
(1)表现高茎的植株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其中纯合体是(填字母)__________。
(2)表现矮茎的植株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
下图示某植物生理作用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A点时,表示植物只能进行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甲乙两图表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
(3)乙图中二氧化碳为D点对应浓度时,突然停止光照,则C3含量变化为,C5含量变化为。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在[ ]内填字母,横线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上述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用字母表示)
(2)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上图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简图。该期细胞内的主要变化特点是。
(3)A图细胞内含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个DNA分子。
(4)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的是 []期,此时细胞中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
个DNA分子。
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请根据
图示分析回答:
(1)属于光合作用的是图①—⑤过程中的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
(2)属于有氧呼吸的是图①—⑤过程中的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
(3)①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
(4)⑤过程发生的场所在中。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途径是。(用图中数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