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
B.苏丹III和苏丹IV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
右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正确变化是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
右上图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如图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A.组织液、血浆、淋巴 | B.血浆、组织液、淋巴 |
C.淋巴、组织液、血浆 | D.血浆、淋巴、组织液 |
下列现象,是温室效应的影响所致的是
A.永冻土融化,造成冻土区域内公路的破坏 | B.臭氧层破坏,全球皮肤癌患者人数增加 |
C.酸雨加剧,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 |
D.水体富营养化.对近海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根据预测的实验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
I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K/2时增长最快 |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根据右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B.②和①过程如能达到平衡,能使大气中CO2减少 |
C.生物群落内部碳传递的物质形式是含碳的有机物 |
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