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人文主义者说:“我几乎愿意再年轻几岁,这是因为我相信在最近的将来一个黄金时代就要来临。”这句话体现了( )
A.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
B.重视物质享受、追求贵重金属的时代特征 |
C.批判宗教信仰、追求个性自由的强烈愿望 |
D.追求理性、自由、民主、科学的生活态度 |
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治的社会传统,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等级尊卑鲜明的社会秩序。导致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方式上的动与静的差别 |
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 |
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 |
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 |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
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 |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
罗兰·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历史在生活中出处可见。如央视六套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是“www.m1905.com”,其中“m”为“movie”简写,那么“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中国拍了第一部电影 |
B.这一年世界电影传入中国 |
C.这一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年份 |
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