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陕西10).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锰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
2020年贵州生态日的主题为“践行生态文明•守护绿水青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B.露天焚烧废弃塑料
C.增加植被覆盖面积D.肆意开采矿产资源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对几种化肥进行简易鉴别:
取少量固体分别进行实验,如表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实验① |
实验② |
A |
观察固体颜色 |
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
B |
观察固体颜色 |
加入Ba(NO3)2溶液中 |
C |
加入足量水中 |
加入AgNO3溶液中 |
D |
加入足量水中 |
加入Ba(OH)2溶液中 |
A.AB.BC.CD.D
下列做法能达到其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
预期目的 |
做法 |
A |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
加过量的氧化铜、过滤 |
B |
制取纯净液态氧气 |
将液态空气升温使N2逸出 |
C |
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MnO2 |
加水溶解、过滤 |
D |
检验O2是否收集满 |
将带火显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A.AB.BC.CD.D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先后发生反应Ⅰ、Ⅱ,对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Ⅰ减小、Ⅱ增大B.Ⅰ减小、Ⅱ减小
C.Ⅰ增大、Ⅱ增大D.Ⅰ增大、Ⅱ减小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如图所示是老师上课时播放的一幅插图。某同学在课后整理听课笔记时,对图中蕴含知识进行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甲是可燃冰的主要成分
C.反应前后分子数之比为2:1
D.甲、乙、丙都是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