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 
会梁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谬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 
  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①,侍武帝。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以此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西僰②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兴法诛其渠帅,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其后,人有上书言相如使时受金,失官。居岁余,复召为郎。  
  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间居,不慕官爵。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天子曰:“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使所忠往,而相如已死,家无书。问其妻,对曰:“长卿固未尝有书也。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其遗札书言封禅事,奏所忠。忠奏其书,天子异之。 
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注释】①狗监:汉代内官名,主管皇帝的猎犬。
②西僰:(xī bó)古族名。春秋前后居住在以僰道为中心的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从者谢吉谢:告诉 | 
| B.故空藉此三人为辞藉:借助 | 
| C.长卿固未尝有书也固:本来 | 
| D.忠奏其书,天子异之奏:进献 | 
以下四组句子,全都表现司马相如才华令人叹服的一组是(  )
①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     ②自往迎相如
③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     ④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⑤与卓氏婚,饶于财         ⑥时时著书,人又取去
| A.①③⑥ | B.③④⑥ | C.②③④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孝王到京城朝见景帝时,司马相如见到并喜欢上了跟梁孝王前来的几个游说之士,于是借口生病辞掉官职,旅居梁国。 | 
| B.临邛县令王吉发自内心地尊敬司马相如,相如到临邛县后,他每天前去拜访相如。卓王孙、程郑请相如吃饭时,他甚至亲自去迎接。 | 
| C.司马相如在景帝及武帝朝分别任职,两位皇帝对他的辞赋的态度迥然不同。他为武帝写作的游猎之赋,假托三个虚构的人物,来阐明做天子的大义。 | 
| D.司马相如曾因有人上书说他出使时接受贿赂而失去过官职,一年多复官后,他不追慕官爵名位,不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常借病在家闲居。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译文:                                                                      
(2)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将语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伯父讷,广州刺史。父察,安城太守。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其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征,不就。咸康末,乘小船暂归武昌省坟墓,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翻,欲强起之。翻曰:“人性各有所短,焉可强逼!”翼又以其船小狭,欲引就大船。翻曰:“使君不以鄙贱而辱临之,此固野人之舟也。”翼俯屈入其船中,终日而去。
  (节选自《晋书》)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
与翟汤俱为庾亮所荐,公车博士征,不就。
安西将军庾翼以帝舅之重,躬往造翻,欲强起之。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示季子懋修书
 明·张居正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镬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那?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扰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矜己而自足矜:夸耀 | 
| B.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惩:戒止。 | 
| C.平生苦志励行苦:劳苦。 | 
| D.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绳:继承。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才可以而不为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 B.①所谓之楚而北行也②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 C.①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②尔其无乃父之志 | 
| D.①吾尝以汝为千里驹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最小的儿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 
| B.张居正认为儿子两次科考失利,都是因为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的缘故。 | 
| C.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 | 
| D.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聪颖且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豪杰并起,仁亦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仁数有功,拜广阳太守。太祖器其勇略,不使之郡,以议郎督骑。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于官渡,绍遣刘备徇隐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绍遣别将韩荀抄断西道,仁击荀于鸡洛山,大破之。复与史涣等抄绍运车,烧其粮谷。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于是录仁前后功,封都亭侯。
 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长史陈矫俱在城上,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仁意气奋怒甚,谓左右:“取马来!”矫等共援持之。谓仁曰:“贼众盛,不可当也。假使弃数百人何苦,而将军以身赴之!”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余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余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矫等初见仁出,皆惧。及见仁还,乃叹曰:“将军真天人也!”三军服其勇。太祖益壮之,转封安平亭侯。
 仁少时不修行检,及长为将,严整奉法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鄢陵侯彰北征乌丸,文帝在东宫,为书戒彰曰:“为将奉法,不当如征南邪!”及即王位,拜仁车骑将军。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仁与徐晃攻破邵,遂入襄阳,文帝遣使即拜仁大将军。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
 (选自《三国志•曹仁传》,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器其勇略器:器重 | 
| B.绍遣刘备徇隐强诸县 徇:示众 | 
| C.城拔,皆坑之 坑:活埋 | 
| D.遂被甲上马 被:同“披” | 
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曹仁“勇略”的一组是
 ①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 ②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③望见金等垂没,左右皆失色 ④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
 ⑤常置科于左右,案以从事 ⑥孙权遣将陈邵据襄阳,诏仁讨之
| A.①②④ | B.①②⑥ | C.③④⑤ | D.③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仁自年轻时代起就跟随曹操征战,屡立战功,忠心耿耿,所以死后被曹操赠谥号“忠侯”。 | 
| B.在官渡之战的相持阶段,曹仁为曹操献计献策,并多次带兵出击取胜,解除了曹操的忧虑。 | 
| C.曹仁任征南将军时,驻守江陵,抵挡吴将周瑜,有一次魏军将士被围,曹仁两进两出,救出被围的将士。 | 
| D.曹仁年轻的时候任性而为,行为不检,等到后来成为将军后,严格按法令办事,成为守法的榜样。 | 
阅读下面一篇唐代小说,完成文后题目。
 离魂记陈玄祐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幼女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僚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
 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梦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倍道兼行,数月至蜀。
 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恩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既至,宙独身先至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潜有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尝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 | B.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 
| C.其妻常恩父母 | D.家人异之 | 
1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天地)之下,胡颜独存也?
 (2)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木八剌,字西瑛,西域人,其躯干魁伟,故人咸曰“长西瑛”云。一日,方与妻对饭,妻以小金鎞①刺脔肉②,将入口,门外有客至,西瑛出肃客,妻不及啖,且置器中,起去治茶。比回,无觅金鎞处。时一小婢在侧执作,意其窃取,拷问万端,终无认辞,竟至陨命。   
 岁余,召匠者整屋,扫瓦瓴积垢,忽一物落石上,有声,取视之,乃向所失金鎞也,与朽骨一块同坠。原③其所以,必是猫来偷肉,故带而去,婢偶不及见,而含冤以死。
 哀哉!世之事有如此者甚多。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选自《南村辍耕录》
 ①金鎞:金钗②脔肉:切成块的肉③原:推求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且”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且置器中,起去治茶
| A.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 B.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 
| C.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姑书焉,以为后人鉴也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 B.①乃向所失金鎞也 ②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尔已 | 
| C.①故带而去 ②单于视左右而惊 | 
| D.①而含冤以死 ②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