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①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臣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②《左传·成公九年》:“楚子重侵陈以救郑。晋侯观于军府,见锺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后以“南冠”“楚囚”为囚徒的代称。
简述这首诗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色。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①春芜春不住。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②阳春暮。
【注】 ①漠漠:密布。②合:应当,应该。
(1)上片通过哪些景物来表现“废园”?
(2)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请赏析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
(2)在这首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共5分)
忆秦娥
朱熹
梅花发,寒梢挂著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注】和羹: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⑴从词句上推知,这首词写的大致是时节,词眼应该是
⑵本词在意象的选择上有何特点?试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