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意识增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1)甲烷是一种理想的洁净燃料。已知:
CH4(g)+2O2(g)= CO2(g)+2H2O(g);△H= —802.3kJ·mol-1
H2O(1) =H2O(g),△H =+44.0kJ·mol-l
则4.8g甲烷气体完全按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为 。
(2)利用甲烷与水反应制备氢气,因原料廉价,具有推广价值。
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H=+206.lkJ·mol-l。
①若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l.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则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填标号)
A.v(正)>v(逆) | B.v(正)<v(逆) |
C.v(正)=v(逆) | D.无法判断 |
②为了探究温度、压强对上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组对比实验(温度为360℃或480℃、压强为101 kPa或303 kPa,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
表中t= ,P= ;
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
实验l、2、3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用K1、K2、K3表示)。
对处于化学平衡的体系,以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
D.只有催化剂存在下,才会发生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情况。 |
在2L密闭容器中,盛有2mol X和2molY物质进行如下反应:X(s)+3Y(g) Z(g),当反应进行到10s后,测得生成0.5mol Z,这期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vX=0.05mol·s-1 | B.vX=0.025mol·L-1·s-1 |
C.vy=0.05mol·L-1·s-1 | D.vy=0.075mol·L-1·s-1 |
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6.9 g样品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澄清溶液,若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4.5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
A.肯定有KNO3和Na2CO3,没有Ba(NO3)2 |
B.肯定有KNO3,没有Ba(NO3)2,可能还有Na2CO3 |
C.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可能有KNO3 |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
体积为1L的干燥容器中充入氨气,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7。用此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当喷泉停止后,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约是( )
A.0.2L | B.0.25L | C.0.75L | D.0.8L |
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b-a) /V mol·L-1 | B.(2b-a)/V mol·L-1 | C.2(b-a)/V mol·L-1 | D.2(2b-a)/V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