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
小车由甲至乙 |
小车由乙至丙 |
小车由甲至丙 |
路程S/m |
26 |
|
|
时间t/s |
|
4 |
|
平均速度v/(m/s) |
|
|
15 |
(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为什么?
如图所示的电能表应该在 V的电路中使用,此时电能表的读数为 kW•h。
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某小组的实验电路如图1甲所示。
(1)本实验是根据 算出电阻Rx的阻值。
(2)由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源两端电压大约是 V。
(3)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放在其最 (选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表中只有一个电表有示数,初步检查确认,接线完好和两个电表无故障,则发生故障的元件应是 (选填“电源”、“电阻Rx”或“变阻器”)。
(4)排除故障后,经过多次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0.75 |
1.0 |
1.5 |
2.0 |
2.5 |
电流I/A |
0.09 |
0.14 |
0.22 |
0.28 |
0.32 |
①为减小实验误差,小明依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做法进行了如下运算
,由此得电阻Rx=7.38Ω.这样的算法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②小芳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得到各图乙所示的U﹣I图象。由图可得电阻Rx= Ω。
(5)由于没有电压表,小红设计了如图2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阻R0=20Ω,电流表A1、A2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两个电流表指针均煸转了相同的角度,如图2乙所示,则通过电阻Rx′的电流是 A.Rx′= Ω。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滑行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7)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想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明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2)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实验时水的沸点是 ℃,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若烧杯内水的质量为0.2kg,则实验中0~3min内烧杯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 J.若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被烧杯中的水吸收,则至少要消耗 kg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7×107J/kg]。
小华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1)为了完成实验,请用图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则发生此故障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0V,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 端移动。
(4)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为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试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U/V |
2.0 |
2.5 |
3.0 |
电流I/A |
0.2 |
|
0.23 |
(5)小华通过计算发现,三次实验中小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大,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