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的实验后,小刚认为:通过灯的电流越大,灯就越亮;通过灯的电流相等,灯的亮度就相同。实验桌上备有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开关各一个、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同的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要求:
(1)请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刚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如图,小永同学为了测量四川南充生产的保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至.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的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由图可得倒入量筒的醋的体积为cm3,醋的密度是g/cm3.
在初三复习时,同学们再次进入物理实验室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1)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
①小容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选填“A”或“B”)部分.
②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再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沸腾图像 a,则由下图的图像a可知,小容实验时水的沸点为℃.
③同组的小刚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再次实验,得到如上图所示的图像b,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选填“a”或“b”).
(2)如下图所示是小易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①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巧妙地解决了不易确定的问题.
②小易在实验中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B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③当小易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接下来他应将蜡烛B(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才能完成实验.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在电流一定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装有煤油的瓶子内电阻丝的长度和粗细都相同,其中甲瓶内是铜丝,乙瓶内是镍铬合金丝。
(1)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来显示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控制电流、通电时间一定外,还要控制甲、乙两瓶内煤油的相同。
(3)闭合开关,把滑片移至某一位置进行实验,发现(选填“甲”或“乙”)瓶内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快。
(4)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结论是: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是4.5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灯泡变暗,连线不得交叉)
(2)小云同学连接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立即发出明亮的光且很快熄灭。经检查发现连线正确,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有两个操作不当之处:
① ;②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没有移到最大阻值位置。
(3)排除故障后,小云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某点,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V。若她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中的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为止,这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计算出此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4)另一实验小组在实验中,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灯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4.5V,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出现这一故障的原因是。
(5)小明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他和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灯丝电阻变化的原是.
(6)如果将图甲中的小灯泡更换成定值电阻,且电路连接完好,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A.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
B.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
C.探究电热的多少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
D.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g |
升温10℃所需时间/s |
升温20℃所需时间/s |
升温30℃所需时间/s |
|
沙子 |
30 |
64 |
89 |
124 |
水 |
30 |
96 |
163 |
220 |
(1)在此实验中用表示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