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宋代的文化和科学,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最能支撑李约瑟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古代应用数学体系的形成 | B.中国四大发明的发展与定型 |
| C.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优秀历法 | D.中医药学的系统著作的诞生 |
1942年5月前后,日军曾提出要“合作经营”无锡申新三厂和茂新二厂,或签订租约租用这两家工厂,荣德生都严词拒绝;曰商丰田纱厂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也不答应。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下列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
| B.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
| C.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
| D.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
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是()
| A.参加中共一大 | B.领导南昌起义 |
|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
某学者认为:“五四运动的内涵,无论是政治方面的,还是思想方面的,都充满着多元性与矛盾性。”这里的“多元性”是指五四运动是一场()
①反帝爱国运动②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③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④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进入民国时期,以“民”字当头的报纸受到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三民主义的影响 | B.为了发动民众力量进行民主革命 |
| C.为了推动报刊业的快速发展 | D.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
康有为主张“改定地方新法,推行保民仁政”,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二者在民权主义主张上的不同点表现在下列哪个方面()
| A.国家政权的性质 | B.反对外来侵略 |
| C.国家政权的组成 | D.主张断发易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