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
①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②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③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 B.郡县制的确立 | C.“七国之乱 | D.三省制的确立 |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在周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陈兵示威,并“问鼎(周王权力的象征—引者注)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周朝的政治形势是
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 B.王权强大,分封制确立 |
C.诸侯国内乱,相互兼并 | D.王权衰弱,分封制破坏 |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马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屠等,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A.以姓氏为主 | B.以封地(国)为主 |
C.以居住地为主 | D.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
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授土”,司徒“授民”。对此解读最恰当的是
A.周天子器重有望成为全国大宗的诸侯 |
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 |
C.鲁国国君非同姓亲族分封当以礼待之 |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典型体现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赵姬请逆盾与其母……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又《襄公二十三年》记载:“季武子无适子(嫡子),公弥长,而爱悼子,欲立之;”《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公仪仲子嫡死而立其弟;”上述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监察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