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
|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到1977年,农民人均口粮还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当时中国实行了
| A.大跃进运动 | B.人民公社运动 |
|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开端的是
| A.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
| B.在没收官僚资本基础上建立了国营企业 |
|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
| D.中共八大提出“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 |
下列有关20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纺织业是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 |
| B.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
| C.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民族资本已经超过外国资本 |
| D.并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发布的时间最可能是在
| A.清朝晚期 | B.民国初年 | C.抗战前夕 |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史书记载:1872年,广东南海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工数百,产品行销欧美,获利颇丰。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 B.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
| C.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 D.使用中国传统工业生产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