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是二战时期日军在亚太地区的兵力分配表,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 战争爆发时 |
1942年 |
日本投降时 |
||||
| 中国战场 |
太平洋战场 |
东南亚 |
中国战场 |
太平洋、印度洋战场 |
中国战场 (不含东北) |
东南亚、太平洋战场 |
| 35个师团 |
10个师团 |
7个师团 |
37个师团 |
15个师团 |
111多万人 |
不到10.9万人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B.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打击了敌人
C.日军在整个亚洲都发动了侵略战争 D.日军不断向中国战场大规模增兵
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 )
| A.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
|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
| D.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
下列对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联苏、联共、扶助农工 | B.联俄、联共、扶助工农 |
|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D.联苏、联共、团结工农 |
20世纪前期的中国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孙中山的( )
| A.民权主义思想 | B.民生主义思想 |
| C.民族主义思想 | D.民主主义思想 |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科学体系的标志是( )
| A.党的十二大 |
| B.党的十三大 |
|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
| D.党的十五大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
|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 B.实事求是 |
|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