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几位学生在暑假进行社会调查时,在江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山村,发现一座十分破烂的无人居住的土墙房子,墙上有几个暗红大字,斑驳模糊,第一、二字笔画残缺,第七个字已辨认不清:“丁到土豪,分田■。”正当大伙为确定这些文字的来历而争论不休时,有一个同学又发现墙缝中夹着的一张发黄的照片,由此他们得到的一致结论是:
A.红军斗争的见证 |
B.义和团的战斗檄文 |
C.北伐军留下的标语 |
D.抗战留下的历史痕迹 |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是西方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 |
B.“交通的极其便利”指火车、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 |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扩展的本性 |
D.资本主义通过商品倾销,推动世界市场的扩大和深化 |
“资本主义”(capitalism)一词最早出现于1753年版的法国《百科全书》。一直到了20世纪初,这个词忽然流行起来。1958年版《大英百科全书》所下的定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产品生产属于个人或私有企业的经济制度。”这说明“资本主义”一词是( )
A.启蒙思想家构建理性王国的创造 |
B.人们对近现代经济发展再认识 |
C.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理论依据之一 |
D.工业革命不断发展的客观产物 |
“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断然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国内无论朝野,一切都采用西洋近代文明,不仅要脱去日本的陈规旧习,而且还要在整个亚细亚洲中开创出一个新的格局。其关键所在,唯‘脱亚’二字。”材料反映出 ( )
A.日本进行了全盘西化的改革 | B.日本脱亚入欧的企图 |
C.日本成为加害国的企图 | D.日本全球扩张的阴谋 |
“只有农村居民流入城市,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使农村居民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苏俄的下列措施中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点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 B.建立集体农庄 |
C.固定粮食税 | D.允许自由贸易 |
《罗马和罗马法》中指出:“被继承人死亡时,从家长权或夫权下解放出来的子女和妻子等,他们可以直接继承死者的遗产。”对这一表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掺杂着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
B.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
C.罗马法保护公民对私有财产的所有权 |
D.罗马法涉及家庭关系和财产继承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