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题25—1图所示。
(1)为减小实验误差,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 (选填“小”或“大”)得多。
(2)题25—2图为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为了由v-t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他量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求出打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其中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
A.重物的质量过大 |
B.重物的体积过小 |
C.电源的电压偏低 |
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室所给的电源为输出电压为6 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物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 |
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
D.释放悬挂纸带的重物,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是。(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2) 某同学在上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若O点为重物下落的起始点,重物的质量m,电源的频率为f,则重物从O到C过程减小的重力势能 ;增加的动能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用给出的字母表示)
某同学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当用2条、3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都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除了图中已有的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交流电源和(填测量工具)。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需要在(填“左”或“右”)侧垫高木板。
(1)利用下图10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a、b、c依次为滤光片、双缝、单缝 |
B.调节时应尽量使各器材在一条直线上,单缝与双缝相互垂直 |
C.将滤光片由红色的换成紫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
D.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
E.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F.去掉滤光片后,屏上仍有条纹,并且中央为白色亮条纹,两侧为彩色条纹
(2)在实验中,测量头示意图如图11所示,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条纹的中心,此时测量头的读数为_________mm,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条纹的中心位置,由测量头再读出一个数据.若实验测得第一条到第五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Δx = 1.280mm,已知双缝间距为d=1.5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1.00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_________m.
(1)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用游标上有10个小格的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如图8(甲)所示,摆球直径为_______________cm 。把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测量摆线长,通过计算得到摆长L。
② 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 = 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 = 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8(乙)所示,该单摆的周期是T=____________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 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8(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
A.B.
C.
D.
④该小组的另一同学没有使用游标卡尺也测出了重力加速度。他采用的方法是:先测出一摆线较长的单摆的振动周期T1,然后把摆线缩短适当的长度,再测出其振动周期T2。用该同学测出的物理量表达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做测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使用的是半圆形玻璃砖,P1、P2、P3、P4是按顺序插在软木板上的大头针,如图9所示.下述关于实验操作中的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若任意选了P1、P2连线的方向和入射点A的位置,都可以在圆弧右侧适当位置处插上第三个大头针,使其同时挡住P1、P2的像
B.如果入射点A恰在玻璃砖圆心处,可不使用大头针P4
C.可以用P1、P2连线作为入射光线,也可以用P4、P3连线作为入射光线
D.为减小误差,P1、P2间距和P3、P4间距应适当大一些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打点求得.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电压为V,
(2)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求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数据如下表: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小车加速度a(m/s2) |
1.98 |
1.72 |
1.48 |
1.25 |
1.00 |
0.75 |
0.48 |
0.50 |
0.30 |
小车质量m (kg) |
0.25 |
0.29 |
0.33 |
0.40 |
0.50 |
0.71 |
0.75 |
1.00 |
1.67 |
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在图c方格坐标纸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如有需要,可利用上表中空格)
(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图线如图d ,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