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Q点与P点分别是a和b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据图回答10~12题。如果PM为晨线,则此时N点为:
A.4:00 | B.8:00 | C.20:00 | D.16:00 |
如果PN为晨线,则Q点的日出时间为:
A.4:00 | B.8:00 | C.20:00 | D.16:00 |
如果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M地飞往N地,则其飞行方向是: ( )
A.由东向西 | B.由西向东 |
C.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
读“我国乌鲁木齐至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年)剖面图”。回答小题。下列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地比c地太阳辐射更强 |
B.b地比a地降水变率更小 |
C.a地比c地气温年较差更大 |
D.a、b、c三地中,c地降水量最小 |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于洞庭湖平原,云雨天气多 |
B.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
D.乙地处于地势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小题。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 ( )
A.南方 | B.北方 |
C.西北方 | D.东南方 |
从Q地到P地最短路径的航向为 ( )
A.先西南后西北 | B.一直向西南 | C.先东南后东北 | D.一直向东北 |
下列甲、乙两图为实景地貌,丙、丁两图为对应实景地貌的等高线图。据此回答小题。甲、乙两图的实景地貌与丙、丁两图的等高线图对应的正确是()
①甲—丙②甲—丁③乙—丙④乙—丁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甲、乙两图中的小树,在等高线图上对应的位置正确是()
A.P处 | B.K处 | C.R处 | D.S处 |
下图为地球星瓣图,图中a为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的极点(38°N,0°),据此回答小题。与陆半球对应的“水半球”的极点应是图中( )
A.b | B.c |
C.d | D.e |
赤道上位于“陆半球”且位于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经度0°向西至20°W | B.20°W向西至90°W |
C.90°W向东至90°E | D.20°W向东至90°E |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东、中、西段降水随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小题。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 B.天山山脉 | C.南岭 | D.祁连山脉 |
导致该山地最大降水高度东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从东向西水汽增加 | B.从西向东温度降低 |
C.从东向西海拔降低 | D.从西向东风力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