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气候四季如春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西南季风的持续影响 |
B.临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 |
C.比较低的纬度位置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 |
D.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 |
读图1:“人口迁移模式图”,回答问题。若A是中国,B是美国,则A1 →B1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C.省际人口迁移 | D.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以下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A2→B1 | B.A1→ B1 |
C.C1→A2 | D.C1→C2 |
若A代表农村,C代表城市,则C1A2属于( )
A.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B.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C.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D.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历史上,“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中心首次()
A.由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 |
B.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
C.由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
D.由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教育条件更好 |
B.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
C.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
D.国家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
从既不过于乐观、又不过于悲观的角度出发,在目前的资源状况和科技条件下,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A.500亿 | B.10亿 | C.100亿 | D.60亿 |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以下特点()
A.相对性、警戒性、临界性 | B.警戒性、临界性、保护性 |
C.相对性、警戒性、保护性 | D.相对性、临界性、保护性 |
原始社会时期环境人口容量()
A.比现在小得多 | B.比现在大得多 | C.与现在相当 | D.无法比较 |
对环境人口容量可以进行定量的估计,其原因是()
A.科技发展速度很缓慢 |
B.现有资源的总量是确定的 |
C.人口的消费水平在不断的变化 |
D.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