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人口迁移模式图”,回答问题。若A是中国,B是美国,则A1 →B1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C.省际人口迁移 | D.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以下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A2→B1 | B.A1→ B1 |
C.C1→A2 | D.C1→C2 |
若A代表农村,C代表城市,则C1 A2属于( )
A.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B.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C.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D.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历史上,“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中心首次( )
A.由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 |
B.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
C.由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
D.由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教育条件更好 |
B.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
C.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
D.国家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
太阳系是我们的家园,月球围绕地球运转,我们的地球在离太阳很近的第三条轨道上运行,它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上。据此回答题。文中讲到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A.一个 | B.两个 | C.三个 | D.四个 |
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位置”是指
①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②太阳光照稳定③日地距离适中
④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⑤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 )
①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 ②地球是河外星系的组成部分
③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一颗行星 ④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远的一颗行星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某日某时,地球上朝向太阳一侧的地区,短波通讯几乎全部中断,其原因是
A.太阳黑子增多造成地球磁场紊乱 |
B.臭氧层破坏引起地面紫外辐射增强 |
C.火山爆发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 |
D.太阳活动引发地球大气电离层扰动 |
据国家海洋局介绍,2012年10月30日上午10点左右,中国海监50、15、26、27船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进行例行维权巡航。我海监编队对进入我领海非法活动的日方船只进行监视取证,同时严正声明我国主权立场,并对日船实施了驱离措施,回答题。我国领土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
A.东北海域 | B.西南海域 | C.东南海域 | D.正南海域 |
中国海监50、15、26、27船编队对日船实施了驱离措施时,美国华盛顿(西五区)的区时大约是
C.10月30日21时D.10月31日21时
阅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D四地风向正确的是。
(2)从气流运动状况看,甲天气系统的名称为。
(3)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出现锋面的是
(①或②),该锋面属于(冷或暖)锋。
(4)图中甲和乙比较,中心呈上升气流的是,气温日较差较高的是。
(5)若甲为亚欧大陆,乙为太平洋,则此时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呈时针方向。
下面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题。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A.逐步变暖 | B.先冷后暖 |
C.逐步变冷 | D.先暖后冷 |
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
当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A.南极考察队最佳时机 | B.海南省正值雨季 |
C.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 D.地中海沿岸正值旱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