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1:“人口迁移模式图”,回答问题。若A是中国,B是美国,则A1 →B1属于( )
A.国际人口迁移 | B.国内人口迁移 |
C.省际人口迁移 | D.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以下箭头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A2→B1 | B.A1→ B1 |
C.C1→A2 | D.C1→C2 |
若A代表农村,C代表城市,则C1 A2属于( )
A.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B.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C.从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D.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历史上,“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中心首次( )
A.由黄河流域到珠江流域 |
B.由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 |
C.由长江流域到黄河流域 |
D.由长江流域到珠江流域 |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教育条件更好 |
B.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出现 |
C.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 |
D.国家放宽了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若虚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低压槽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低压槽附近形成冷锋 | B.低压槽附近形成暖锋 |
C.①处为晴朗天气 | D.③位于锋后,可能为阴雨天气 |
若虚线为北半球气压场中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 B.②处可能为晴朗天气 |
C.③处可能形成西北风 | D.④处可能形成东北风 |
若虚线为北半球的高压脊线,①处气压低于②处,该脊线夏天出现在我国江淮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
C.炎热干燥天气 | D.连绵的阴雨天气 |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地,回答下列问题。
(1)A为地形(填盆地或高原),理由是。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原因是。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路线更合理,理由是。
(4)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理由是
。
(5)已知疗养院的海拔是200米,实测温度是18℃,此时山峰D点温度范围是。
读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 |
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 |
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
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 |
读“某岛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根据图中的信息,估算该岛屿的面积约为()
A.150平方千米 | B.250平方千米 |
C.550平方千米 | D.1050平方千米 |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的分别是()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②④ |
一艘海轮从伦敦航行至上海,沿最短海上航线(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太平洋)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