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某地,回答下列问题。
(1)A为 地形(填盆地或高原),理由是 。
(2)A.b两条支流水流较急的是 ,原因是 。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路线①、②,路线 更合理,理由是 。
(4)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理由是
。
(5)已知疗养院的海拔是200米,实测温度是18℃,此时山峰D点温度范围是 。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
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 |
服务种类 |
B. |
服务等级 |
C. |
服务范围 |
D. |
服务人口 |
5.兰斯塔德空姐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
A. |
技术创新 |
B. |
空间集聚 |
C. |
市场拓展 |
D. |
产品升级 |
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 |
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
B. |
降低人口密度 |
C. |
促进城市竞争 |
D. |
优化城市天地结构 |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市场广阔 |
B. |
原材料充足 |
C. |
劳动力素质高 |
D. |
国家政策倾斜 |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 |
产业结构调整 |
B. |
原产料枯竭 |
C. |
市场需求减小 |
D. |
企业竞争加剧 |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 |
资金充足 |
B. |
劳动力成本低 |
C. |
产业基础好 |
D. |
交通运输便捷 |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10~11题。
10.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 |
甲乙丙丁 |
B. |
丁乙丙甲 |
C. |
丁丙甲乙 |
D. |
甲丙乙丁 |
11.当天可能是( )
A. |
4月28日 |
B. |
6月28日 |
C. |
9月2日 |
D. |
11月2日 |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 |
递减 |
B. |
先减后增 |
C. |
先增后减 |
D. |
递增 |
8.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水体营养盐 |
B. |
太阳辐射 |
C. |
水体含沙量 |
D. |
洋流流向 |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 |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
B. |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
C. |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
D. |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 |
站点的用地面积 |
B. |
周边的人流量 |
C. |
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
D. |
周边的环境质量 |
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
A. |
中心商务区 |
B. |
森林公园 |
C. |
大型住宅区 |
D. |
产业园区 |
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 |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
B. |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
C. |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
D. |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