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80℃时,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 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s)
n(mol)
0
20
40
60
80
100
n(N2O4
0.40
a
0.20
c
d
e
n(NO2
0.00
0.24
b
0.52
0.60
0.60

 
(1)计算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计算在 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达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N2O4)不变
c.v(NO2)=v(N2O4
d.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f.c(N2O4)= c(NO2)
(4)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              (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5)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若要重新达到平衡时,使[NO2]/[N2O4]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6)如右图是 80℃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 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I. (1)反应I2+2S2O32—=2I+S4O62—常用于精盐中碘含量测定。某同学利用该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均加入1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若不经计算,直接通过褪色时间的长短判断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试剂中应选择 (填序号)。
①1mL 0.01 mol·L—1的碘水 ②1mL 0.001 mol·L—1的碘水
③4mL 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 ④4mL 0.001 mol·L—1的Na2S2O3溶液
(2)若某同学选取①③进行实验,测得褪色时间为4s,计算υ(S2O32—)=
Ⅱ.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 CO2(g)+H2(g) ΔH <0,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该温度下,将一定量的CO和H2投入某10L密闭容器,5min时达平衡,各物质浓度(mol•L—1)变化如下:


0min
5min
10min
CO
0.01

0.0056
H2O
0.01

0.0156
CO2
0

0.0044
H2
0

0.0044

(1)请计算5min时H2O的平衡浓度__________。
(2)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若5min~10min只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是__________,如何改变的___________。

Cl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写出用Cl2制备漂白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可实验用O2将HCl转化为Cl2,其中反应①为2HCl(g)+CuO(s)H2O(g)+CuCl2(s) ΔH1,反应②消耗1mol O2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生成1mol Cl2(g)的焓变为 (用ΔH1和ΔH2表示)。
(3)实验室模拟用O2将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ɑHCl—T曲线如图2所示,则总反应的△H_________0 ,(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简要说明理由: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在图2中画出相应ɑHCl—T曲线的示意图。
③为提高HCl的平衡转化率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

向100mLBaCl2、AlCl3和FeCl3的混合溶液A中,逐滴加入Na2SO4和NaOH的混合溶液B,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加入溶液B的体积(V)关系如图。

(1)当加入B溶液110mL时,溶液中的沉淀为(化学式)
(2)溶液B中Na2SO4与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从90 mL至100mL之间加入10 mL B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将A、B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入下表

溶质
Na2SO4
BaCl2
FeCl3
C(mol/L)



I.向100 mL 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会依次生成I2、Fe3、IO3-,其中Fe3、I2的物质的量随n(Cl2)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I、Fe2、I2三种粒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顺序写出通入Cl2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溶液中n(Cl)∶n(IO3-)=8∶1时,通入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II.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逐渐分解,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生产K2FeO4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写出“氧化”过程中生成Na2FeO4的化学方程式
(2)“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g)CO2+H2
T℃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 CO和0.3mol水蒸气。反应建立平衡后,体系中c(H2)=0.12mol·L-1。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 (填计算结果)。
(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 ___ 573K(填“>”、“<”或“=”)。

T/℃
T1
300
T2
K
1.00×107
2.45×105
1.88×103

(3)N2和H2以铁作催化剂从145℃就开始反应,不同温度下NH3的产率如图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H3产率下降的原因是

(4)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kJ·mol-1
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种单质和水。科学家利用此原理,设计成氨气-氧气燃料电池,则通入氨气的电极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