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2 +3 H2
2 NH3 (每生成2 mol NH3放出92.4 kJ的热量),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①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②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Q2 =" 2" Q1 | B.Q1 < 0.5 Q2 | C.Q1 < Q2 < 184.8 kJ | D.Q1 = Q2 < 92.4 kJ |
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 B.V3>V1>V2 | C.V2>V3>V1 | D.V1>V3>V2 |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达到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 B.所有主族元素的正化合价数等于它的族序数 |
| C.第3、4、5、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8、18、32、32 |
| D.第4周期由左至右第8、9、10三列中没有非金属元素 |
如果家里的食用油不小心混入了部分水,利用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已知KClO3 + 5KCl + 3H2SO4=3K2SO4 + 3Cl2↑+ 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ClO3是氧化剂 |
| 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1 |
| C.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
| 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时有10 mol电子转移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 B.反应CuSO4 + H2S =CuS↓+ H2SO4,说明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
| C.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浓硫酸、浓硝酸与铝不反应 |
| D.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失效,说明其主要成分与空气中的某成分发生了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