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便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
沈阳市光明社区居民李涛在2007年本社区的居民换届选举中,以精彩的演说、务实的工作,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当选光明社区的主任。该选举程序直接的法律依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委员会组织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 |
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 |
C.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 |
D.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 |
1954年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里所说的“里程碑”实际上指的是
A.确立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B.选举新的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
C.制定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 D.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列资料中不可能是他留下的是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 |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