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含义是(   )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85年5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中国的一句谚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誉名为“星火计划”。寓意为科技的星星之火,必将燃遍中国的农村大地。该计划的提出是为了

A.适应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B.改变农村经济建设粗放式经营的状况
C.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

1936年蒋介石发表演说,继续倡导“新生活运动”。他提出:“所谓‘现代化’者,就是要‘科学化’‘组织化’和‘纪律化’,概括的说,就是‘军事化’……。”蒋介石的演说最有可能是为了

A.动员一切力量争取“剿共”的最后胜利
B.凝聚国民精神应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C.立足生活价值观念强化专制独裁统治
D.弘扬传统文化抵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下表为近代中国土布生产消用棉纱量状况,对表中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1840年
1860年
1894年
全国土布应有产量(万匹)
59732.7
60471.0
58915.8
土布消用棉纱量(万担)
620.9
628.6
612.4
土布消用洋纱量(万担)
2.5
3.5
143.4

A.外国资本主义基本控制中国的棉纱市场
B.中国土布生产遭遇洋布倾销的重大打击
C.鸦片战争后传统手工生产仍具有相对优势
D.甲午战争前传统经济结构解体较为缓慢

1983年3月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主要是为了

A.应对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 B.缓解经济发展中“滞涨”问题
C.废除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 D.消除福利国家政策的不利因素

1937年罗斯福总统呼吁法院改革时说道:“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由此可见,罗斯福推动法院改革的现实意义在于

A.改革分权制衡的体制 B.减少推行新政的阻力
C.全面扩张总统的权力 D.反对法院的越权行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