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4题。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南向北依次是
A.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
B.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 |
C.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
D.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 |
图中铁路干线穿越的重要山脉是
A.大兴安岭 | B.太行山脉 | C.秦岭 | D.贺兰山脉 |
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足
A.水——南水北调 | B.天然气——西气东输 |
C.电——西电东送 | D.煤——西煤东运 |
图6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
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
人类对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局部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图(图5),回答16~17题。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形成大渔场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图4),回答14~15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婚姻家庭 | B.国家政策 | C.经济收入 | D.资源开发 |
上世纪,美国出现了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的现象,起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 B.婚姻家庭 | C.战争 | D.国家政策 |
中心地理论是城乡体系形成与城乡规划的重要基础理论。读图3回答12~13题与①相比较,③中心地
A.服务范围较小 | B.同等级中心地数量较多 |
C.级别较高 | D.提供商品种类较少 |
如果①、②、③代表杭州、台州、上海,对应正确的是
A.杭州、台州、上海 | B.上海、杭州、台州 |
C.杭州、上海、台州 | D.台州、上海、杭州 |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示意图(图2),回答10~11题。 世界能源进入“煤炭时代”大致在
A.19世纪中期 | B.20世纪初 | C.20世纪中期 | D.20世纪末 |
现阶段世界消费比例上升最快的能源是
A.天然气 | B.石油 | C.核能 | D.太阳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