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B、C同周期,D、E也同周期,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A、B、C、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E的两倍,D与C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耐高温材料,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E>B>C>A
B.热稳定性:EA4>A2C
C.B、D可形成化合物D2B3
D.化合物DC与化合物EC2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
A.导电能力 | B.相对分子质量 | C.电离程度 | D.溶解度 |
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l、KClO、K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1,则Cl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3 | B.4∶3 | C.2∶1 | D.3∶1 |
标准状况下,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O2、H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充入时体积如图所示,若将装置右边O2、H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至原温度后,活塞右滑最终停在容器的正中央,则原来O2、H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 )
①2∶7 ②5∶4 ③4∶5 ④7∶2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有一真空瓶质量为m1,该瓶充入空气后质量为m2。在相同状况下,若改为充入某气体A时,总质量为m3。已知空气的平均相对分质量为29,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9×![]() |
B.29×![]() |
C.29×![]() |
D.29×![]() |
常温下,发生下列几种反应 :
① 16H ++ 10Z-+ 2XO4-= 2X2++ 5Z2 + 8H2O
② 2A2++ B2 = 2A3++ 2B-
③ 2B-+ Z2 = B2 + 2Z-
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A.溶液中可发生:Z2 + 2A2+ = 2A3+ + 2Z- |
B.还原性强弱顺序为:A2+> B- > Z- > X2+ |
C.X2+是XO4-的还原产物 |
D.Z2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③中是还原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