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放出1molH2 |
| B.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
| C.1mol该有机物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与1molH2发生还原反应 |
| D.1mol该有机物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放出2 molCO2 |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2+、 H+、NO3—、CO32— | B.H+、K+、Na+、SO42— |
| C.Fe2+、NH4+、OH—、SO42— | D.Fe3+、K+、H+、Cl— |
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
|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
| C.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 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
| 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
|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
| 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则1735Cl和1737Cl
| A.属于同种元素 |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
| 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 D.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