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央视《环球视线》2011年1月18日播出《中国形象闪耀“世界的十字路口”》,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 尊敬阶段(18世纪);② 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 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 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⑤ 清醒阶段(1944~1949年);⑥ 敌对阶段(1949~)。——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2分)
(2) 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⑥个阶段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8分)
(3) 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史实从经济和外交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树立起这一形象的?(8分)
(4) 综上所述,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8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军机处内景
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此政治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与材料一相比有何重大创造?有人认为,唐朝实行的体制说明中国较早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3)材料三清代初年中央机构的变化说明了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材料二 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1)依据材料一分析十月革命建立的政权是如何体现政权性质的?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说的第一个新纪元的含义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影响。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中国守军在卢沟桥狙击敌军

图三新中国的成立
(1)图二中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标志着什么的开始?中国的这次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图三中新中国的成立对中国的社会进程有什么重大影响?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你得到怎样的认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占用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会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布尔会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二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馆佐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够,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自传》
材料三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 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
请回答:
(1)李大钊何时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另外,他还有哪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倾向马克思主义?据材料二分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毛泽东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谁?
(3)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工人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者主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指出:“周朝社会……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
材料二我们对西方文化和外国文化,当然要重视“拿来”,就是把外国的好东西“拿来”。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物的部分、心物结合的部分、心的部分,都要拿。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地中海文明和东亚文明”当时在协调社会成员关系方面各有哪些代表性特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怎样从“三个方面”将外国的好东西“拿来”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