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 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追求“国富民强”到追求“民富国强”的转变从哲学上看属于
A.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变 | B.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变 |
C.质变基础上的量变 | D.量变基础上的飞跃 |
“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这些说法表明
A.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
B.要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
C.要集中力量解决特殊矛盾 |
D.要善于解决次要矛盾 |
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展出的“美人鱼”雕像,是根据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形象创作的。许多孩子都是读着安徒生童话长大的,但因为成长背景、生活习俗等差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美人鱼”形象。这表明
A.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
B.安徒生心中的“美人鱼”没有客观基础 |
C.对“美人鱼”认识的差异性源于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
D.人们心中的“美人鱼”形象以“美人鱼”雕像为基础 |
孔子对不同问“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上述问答表明
①“孝”的内涵不具有共性 ②“不孝”的表现大体相同
③“孝”的要求要体现个性 ④“孝”的方式应因人而异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在循环经济链条中,没有废物,废物只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家企业的“废弃物”及副产品可能就是另一家企业的原料。这一材料给予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必须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人们的方向转化
③要走循环经济之路,把资源最大程度地综合利用起来
④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