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盐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NH4+)=c(Cl-) | B.c(H+)=c(OH-) |
C.c(NH4+)<c(Cl-) | D.c(OH-)+c(Cl-)=c(H+)+(NH4+) |
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Δ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列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
C—H |
C—F |
H—F |
F—F |
键能/(kJ·mol-1) |
414 |
489 |
565 |
155 |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ΔH为( )
A.-1940kJ·mol-1 | B.1940kJ·mol-1 |
C.-485kJ·mol-1 | D.485kJ·mol-1 |
叠氮酸(HN3)与醋酸酸性相似,下列叙述中一定错误的是( )
A.HN3水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顺序为:c(HN3)>c(H+)>c(N)>c(OH-) |
B.HN3与NH3作用生成的叠氮酸铵是共价化合物 |
C.NaN3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N)>c(OH-)>c(H+) |
D.N与CO2含相等电子数 |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共存的是( )
①无色溶液中:K+、Cl-、Na+、H2PO、PO、SO
②使pH试纸变深蓝的溶液中:CO、NO、Na+、S2-、AlO、SO
③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lO-、HCO、NO、NH、S2O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Cl-、Na+、SO
⑤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MnO、NO、SO、Na+、Fe3+
⑥pH=0的溶液中:Fe2+、Al3+、NO、I-、Cl-、S2-
A.①③ | B.②④⑤ | C.①②⑤ | D.③⑥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O2和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 |
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HCO、Fe2+可以大量共存 |
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 |
D.硝酸铵溶于水是一个吸热过程,但常温下却能自发进行,说明ΔS>0 |
下面元素周期表被分成a、b、c、d四个区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中b区域全部是金属元素 |
B.X、Y两元素相比较,失电子能力较强的是X,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
C.Z元素代表的是Ca元素 |
D.W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显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