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桂林16.】吸入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夺命杀手”的活性氧。我国科学家尝试用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该化合物中Se的化合价是

A.+4 B.+3 C.+2 D.+1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 H 2 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B. 若要除去 H 2 中的 C O 2 可在此装置中装入 N a O H 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C.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 C O 2 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D. 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 O 2 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将5 g 铁和5 g 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 5 g 硫和5 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
D.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 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C. 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D. 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X R 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X + 3 R N O 3 = 3 R + X N O 3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X A l , R A g ,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C. X 可能是 F e , R 可能是 C u
D. X 的金属活动性比 R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点燃后发生的反应为:
2 K N O 3 + S + 3 C = 点燃 K 2 S + N 2 + 3 C O 2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A. B. C. 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