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桂林16.】吸入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夺命杀手”的活性氧。我国科学家尝试用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该化合物中Se的化合价是
A.+4 | B.+3 | C.+2 | D.+1 |
下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 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
B. | 若要除去 中的 可在此装置中装入 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 |
C. | 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 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 |
D. | 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 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 |
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将5 铁和5 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B.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
C. | 5 硫和5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
D. |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
B. | 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
C. | 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
D. | 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
表示两种金属,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
B. | 若 是 , 是 ,则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
C. | 可能是 , 可能是 |
D. | 的金属活动性比 强 |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点燃后发生的反应为: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A. | 硫 | B. | 氧 | C. | 碳 | D. | 氮 |